Monday, May 30, 2011

Freddy Lim on Hoklo Taiwanese Language

我反對把台語(Holo話)稱為閩南語

Freddy. 2011/05/27

語言是一直不斷發展、變化的,台語(另一種在地的稱呼是holo話)雖然源自福建南部(閩南語),但在台灣在地化、多元發展,融合平埔族與日語,早已不等於閩南語。要表現在地語言的獨特性,本來就該以在地稱呼來定名,用這個語言源自哪裡來定名,根本就是要消滅該語言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特性。



若因為台語源自福建南部就稱呼台語為閩南語,難道要稱呼英語為西日耳曼語?稱呼丹麥語、瑞典語、挪威語為北日耳曼語?或統稱為斯堪地那維亞語,而忽略這三種語言的在地個性與特色?



當然,如果因為台灣有廿幾種語言,慣稱holo話為台語恐打壓其他語言,這我同意,且稱呼其為holo語,本來就是自然發展出來的台灣在地稱呼,存在已久。只是與其爭辯holo語應寫作河洛語、鶴佬語還是福佬語,莫衷一是,我選擇直接寫為holo語。當然,這些討論都跟「閩南語」無關。



提醒抱持這個思維而不願把holo話稱為台語的朋友,也應該相同標準,避免稱呼Mandarin(北京官話)為中國話、中國語或中文(Chinese),因為在中國(中華人民共和國)有千百種語言,獨稱Mandarin為中文也有打壓其他語言之嫌,請不要再稱Mandarin為中文或Chinese。



同樣的,也不該稱呼Mandarin(北京官話)為國語,因為不管在中國、台灣或新加坡,這些常用Mandarin的國家,也都還有很多種語言,稱呼Mandarin為國語,一樣是打壓其他語言。

--
Email: info@FreddyLim.com
Blog: www.FreddyLim.com

Sunday, May 29, 2011

 族群母語vs外來國語 

台灣時報 2011/5/29

頭家心聲 : 族群母語vs外來國語  鄭兒玉

 族群母語 vs 外來國語   ◆鄭兒玉

 族群母語:人類是先有語言,到在五千年前,才用圖畫記號開始記錄。在記錄才能看出其表達方式,特別於該語言的文章構造(syntax),如是動詞的位置,露出該民族/族群的特有無二(unique)之思考方法。如此母語是人類的自我肯定之第一工具。因此母語成做民族/族群的象徵,族人的歸屬記號。

 外來國語:百年來,起初日本、後來蔣介石的中國國民黨,到今都持有同一政策,就是以外來「國語」消滅母親台灣的象徵-母語。其目標明顯,日本要台灣人「皇民化」、國民黨欲台灣人「大中華化」。

 日治時代台灣作家所寫的為數不少之日文「台灣文學」,最近在東京用「日本殖民地台灣文學選集」之冊名出版。現今日本已經無統治台灣,為何仍用「殖民地」之銜頭?理由簡單,因為是用當時的台灣人「國語」之思考方式所寫的產品,照第三人稱現在的文法原則,其作品永久說自己是屬於日本文學。

 受國民黨完整的中文教育之學者、作家,自然慣勢用中國話思考書寫,就對母語誤覺無文化價值,沒認同其存在的必要。台灣若有人認同蔣介石所強迫的語言做唯一之「國語」, 參與中國人建設大中華文化,這是個人自由。總是伊(in)無理由參與加害者,幫助中國國民黨政權圖消滅台灣大小族群的象徵-母語。這不只是人權問題,寧可是違反人道。

 聯合國文教組織: 因語言為人類創出無價的各樣文化資產出來,聯合國文教組0織(UNESCO)不但要保存所有語言,由二○○○年起特設「世界母語日」(World Mother Tongue Day)來支持弱勢族群母語創作文化貢獻。這暗示天下無人能講,何種語言沒能力發展文化出來。總是弱勢母語若不由自己族人,特別是經其知識人士來維護,其發展只有靠文教組織是不可能的。

 (作者為台南神學院榮譽教授)

SRC: Taiwan Times